癌症連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,再加上食安危機爆發,民眾對於如何「防癌」、「抗癌」的憂慮與日俱增。實際上,除了均衡飲食、正常作息之外,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癌症的重要步驟。根據英國新聞媒體《每日郵報》指出,日常生活中的六大習慣,可減少罹癌風險,民眾應特別注意:
1.減重5公斤
肥胖與各類常見癌症,包括乳癌、子宮頸癌、肝癌、攝護腺癌等息息相關,Stirling大學 Linda Bauld教授指出,肥胖確實更容易導致某些癌症狀發生,尤其是超出標準體重達10公斤的民眾要特別小心。世界癌症研究中心(WCRF)更發佈了研究報告,全球盛行率第三名的胃癌,與肥胖有著重要關連性。
2.限制飲酒
酒精與七大類型的癌症相關,包括乳癌、肝癌、大腸癌;口腔癌、咽喉癌等等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更指出每天喝三杯以上的酒,罹患胃癌的機率增加。Bauld教授指出,人體會將酒精中的乙醇代謝為乙醛,乙醛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質,累積過多在體內會增加罹癌風險。近日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報告更指出,台灣民眾50%有著基因缺陷,代謝乙醇的能力遠較其他民族為差,這極可能是肝癌與肝病盛行的原因之一。
3.多吃酸奶
腸道健康與罹癌風險的關係,可能遠超過一般民眾的想像。主要原因是,某些微生物屯積在腸道中,促使癌細胞生成,尤其是當腸道內益生菌不足,更容易讓癌細胞有機可乘。倫敦國王學院流行病學教授Tim Spector說,多吃含益生菌的食物,如酸奶、酸菜,水果、蔬菜、高纖維或全穀類,可幫助身體益生元生長,有利於腸道環境。
4. 正確食用醃製肉品
歐洲癌症飲食研究中心(EPIC)指出,食用猴肉的國家,罹患腸癌和胃癌的機率較高,主要原因在於,當紅肉在高溫烹調下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(HCA),因此愛吃烤肉的民眾必須特別注意。不過,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發現,使用迷迭香,百里香,牛至,羅勒,鼠尾草來醃製香料,可減少肉類烹調時所產生的雜環胺。
5.攝取高纖食物
歐洲癌症飲食研究中心(EPIC)的報告指出,每日多攝取5份纖維,就能預防14種癌症,包含燕麥,糙米和全麥麵包,對於降低大腸癌發作率至為重要。EPIC的研究顯示,攝取大量纖維(水果、蔬菜)的人,罹癌的水平明顯降低,這仍然與健康的腸道維生物有助於免疫系統抵抗癌細胞生成有關。
6.適量運動
每天做30分鐘運動的人,有效減少罹患乳癌、大腸癌、子宮頸癌的風險,主要原因在於運動加速代謝,可幫助維持體內的正常激素運作──激素失衡正是另一個癌症的重要推手。同時,運動也可以減少腸道的中轉時間,幫助食物快速通過腸胃,避免廢物停留過久產生有毒物質。
除了以上六大習慣之外,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也指出,惡性黑色素瘤是造成皮膚癌變的大宗症狀,每日應適量使用SPF30 等級的防曬,另外,西班牙研究也發現,藍色和紅色的織造物,比白色或黃色能提供的更好的防曬效果。
原文出處:Dailymail
封面圖片出自:NAVER まと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