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SNQ特色醫療專欄】源起
SNQ推廣中心希望將台灣的醫療榮耀紀錄下來,藉此肯定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優秀醫療單位,同時讓國人瞭解臺灣醫療的特色與強項,透過易讀的文字轉譯理解艱深的醫療技術或新知,進而幫助國人正確且有效率的進行就醫選擇。(本專欄內容同步英譯發表於-台灣生醫合作國際入口平臺「Taiwan Healthcare Plus」)
【SNQ特色醫療】
全台最久、營運最成功的振興醫院遠距心臟照護
無縫接軌常規醫療 用藥更精確、成效更好
|
科技不斷進步,人類對於健康的追求亦不懈怠,尤其將科技運用於醫療上的「智慧醫療」更是目前的顯學。為了照顧逐年增加的慢性病患、降低醫療支出、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、改善人口老化問題,以及更積極的救治疾病和促進健康,透過人工智慧、大數據和雲端等科技發展智慧醫療和遠距醫療,已經成為全球健康產業的核心課題。
放眼「遠距醫療」概況,美國多由一般科而非專科醫師主責,有單純的居家監控和有醫護專業人員介入的照護模式,收費高昂;日本在數十年前便將遠距醫療照護定位為輔助性的醫療服務,並於2000年強制40歲以上國民加入。台灣遠距醫療開始於1995年,主要以偏遠地區、照護需求高、缺乏醫療資源者為主,平台多為儀器廠商所建構、由具護理背景的個案管理師提供服務而非由一線醫師專責投入。2007年起由衛生署推出試辦計畫,逐漸擴散至北中南東主要醫院,以慢性病個案為主,且各醫院逐漸針對某一特定病症患者提供服務,各具特色,且與美國相較之下,費用低廉。
台灣最早推出遠距心臟照護的服務是由振興醫院心臟團隊在2006年開展。當時國人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比例逐年升高,且常有民眾反映心悸不適卻檢查不出病因,為能早期監測徵兆、及時診治,減少心臟永久性損害,振興醫院決定推出遠距心臟照護服務,以減少病患非必要的頻繁門診和急診,節省醫護資源,後來也將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納入遠距監控,每日測量的心電圖、血壓和血糖數據會直接透過儀器傳回遠距照護中心,由中心人員依據數值高低與危險程度依序瀏覽與判讀;如遇到問題數據或患者主動來電表達不適,則立即與心臟內科醫師或是患者主治醫師聯絡,根據其過去臨床病史與資料,經初步線上評估後,給予患者適當的處置建議。11年來已服務超過5,000位,平均年齡58歲,最小者7歲、最年長者92歲。
振興醫院的遠距心臟照護中心是國內第一間全日連線、全年無休以及具成功商業模式的遠距心臟專科醫護單位,已達到的成果包括有助於早期發現健康威脅、釐清真正病因、遵囑率提高,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;血壓控制率超過80%、血壓波動顯著改善、日夜血壓波動正常化;透過協助患者加強運動與調整飲食,實質改善了血糖、血脂和血壓。該中心主治醫師陳冠群受訪時指出其服務的優勢和主要特色如下:
1.由心臟專科團隊主導:由同一團隊進行門診、治療、監測與追蹤,可達到無縫接軌且更精準的整合照護,在用藥和醫療品質等方面亦可更為提升。
2.臨床導向的數據分析和藥師介入有助於精確用藥:透過長期監控並分析數值波動起伏而調整藥物,使用藥更精確;藥師以電話諮詢評估用藥順從性及加強用藥衛教,使得服藥配合度增加、藥效發揮、減少不必要的用藥量。
3.以預防醫學為導向,除治療外,強化飲食與運動的介入;由具有臨床照護實戰經驗者擔任一線人員,24小時全年無休,提供客製化且專業的控制與治療計劃;提供圖形化報表和用戶看得懂的報告。
然而,推廣和實行遠距醫療,仍有不少困難與阻礙,包括一般人習慣在醫院的醫療,而較不懂得在家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;認為沒有必要或是不願自費加入等等。近年來,國內外愈來愈重視「長期照護」議題,而結合科技、打破時空限制的遠距醫療照護是健全長照體制非常重要的一環,也令人期待,不僅可補足常規醫療的盲點與空缺,包括看診時間短、醫病互動少、照護不足等,也能在有限人力下,利用資訊系統的分析能力,提供更有品質的醫療和照護。但遠距醫療照護要能順利施行並達到一定成效,須有健全的法規環境和配套措施,看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。
備註:民眾如有心臟不適欲查明原因,或有心臟疾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而希望由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監控和評估數據變化、預防突發疾病者,可先洽詢各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診斷評估。如欲了解更多,可至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網頁查詢。
撰文/SNQ推廣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