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痛原來是「過敏」引起的?「按」就對了—–教你輕鬆減緩偏頭痛困擾!

| 日期:2016-07-11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癌症疾病

回歸骨骼的位置
 
以全身的骨骼來說,脊椎是最重要的一個部份,更是自律神經的所在位置。在脊椎從上到下的兩側,還有對應著不同臟器和十二經絡的俞穴,更突顯出脊椎的重要性。
 
脊椎分為: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薦椎和尾椎。好的姿勢是維持正常脊椎的生理曲度,正確的曲度是一個雙S的曲線。
 
當頸椎變直,讓椎間縫隙不見,或是當腰椎過度前突或變直,都會造成脊椎失衡,影響到五臟六腑的俞穴,進而影響生理的平衡,引發各種疾病。
 
像是常見的駝背,就會造成胸椎錯位,壓迫心肺功能,影響橫膈膜,造成一連串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。


頭痛

頭痛的範圍很廣泛,只要是頸部以上的部位,涵蓋臉部的疼痛,都叫頭痛。事實上,大腦並沒有疼痛的接受器,所以大腦本身不會痛,會感受到痛的都是頭部的組織,包括:皮膚、肌肉、血管等等接受到刺激,而產生疼痛感。
 
根據研究調查,台灣有超過十萬人是天天有頭痛的症狀。而每月至少發生一次頭痛的人,更是高達六成。

屏除外傷的因素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頭痛,都是頸縮性的疼痛和偏頭痛。會引發頭痛的因素有很多,像是長期處於緊張環境、出入溫差過大的環境、處在吵鬧或空氣不流通的空間、維持特定姿勢、心情不好、焦慮不安、飲食不節制、喜好吃冰冷食物、受到風寒,或是女生有經前症候群、經期不順,都會引發頭痛。
 
尤其很多人都不知道,攝食加工食品、醃漬肉類、咖啡、乳酪等等,也是會造成頭痛的原因。因為這幾類食物內的一些化學物質,會影響較敏感的腦部,引起神經、血管的變化。如果血管受到刺激而收縮,使得血流不順暢、腦部缺血,或者受到刺激而擴張、發炎,就會引發頭痛。
 
而之所以會在不同的部位感受到疼痛,是因為不同經絡的氣血不順,會引發不同肌肉的緊縮,並壓迫神經,因此造成不同區塊的疼痛。
 
前頭痛
 
凡是額頭、眼睛、鼻子周圍,涵蓋眉陵骨和臉頰部位的疼痛,都算是前頭痛。疼痛時,額頭會有悶悶的脹痛感,有時會往兩邊擴散造成偏頭痛。
 
前頭痛發生的時候,多是因為鼻子過敏、感冒鼻塞來引發。疼痛時對眼睛也有影響,會導致眼壓高,覺得脹痛,或乾澀流淚。
 
眼周肌肉群有額肌、鼻眉肌、皺眉肌,屬於膀胱經和督脈、膽經的巡行區塊。因此想舒緩前頭痛引發的眼睛不適,可以選擇位在皺眉肌上的攢竹,以及位在眼輪閘肌的睛明。這兩個屬於膀胱經的穴位,在刺激後可以改善因為頭痛而造成眼壓過高的狀況,尤其在按壓後會有眼睛一亮的感覺。
 
位在額肌上的陽白,和位在眉陵骨上的魚腰,是可以清頭明目的重要穴位。因此刺激後除了可以緩解頭痛外,對於眼睛疲勞的狀況也有很好的消除效果。
 
基於上病下治的道理,可以選擇腳踝外側的崑崙,刺激這個穴位有去風化濕的效果,對於改善感冒, 風寒造成的鼻塞很有幫助。位在小腳趾頂端的至陰,算是人體最末端的穴位,刺激後可以預防氣血積在遠端,增加頭足的氣血迴流。
 
鼻子內有一層鼻黏膜,會因為感冒或是過敏而腫大,造成阻塞時,就是鼻塞的發生。當鼻塞時,因為鼻粘膜腫大而壓迫鼻腔四周,改變鼻腔或鼻竇內的負壓,而覺得頭昏腦脹,引發頭痛,甚至壓迫眼周或臉頰並引發疼痛。

想要緩解因為鼻塞而造成的頭痛,要挑選在鼻周的穴位,包括位在鼻根的印堂、鼻子兩側的迎香、巨髎、顴髎,位在鼻尖的素髎,以及鼻下的禾髎。
 
牙齦腫脹時,也會造成頭部疼痛,這是因為由於牙齒有三叉神經分佈,當牙齒或牙齦發生疾病時,會經由神經蔓延引起區域性的抽痛。而引發牙齦腫脹的原因,多是在疲累或熬夜後引致胃火過大有關,中醫稱為「陽明痛」。要舒緩疼痛,可以透過遠處取穴的方式。
 
在手背虎口處的合谷,是對付疼痛的萬用穴,並且因為合谷是大腸經的原穴,而大腸經的巡行會經過下牙齦和臉頰周圍,因此按壓後的效果很明顯。
 
在腳背上的內庭,屬於胃經,因胃經巡行經過上牙齦,可以洩除因胃火引起的牙痛。

 

 

原文出自:博客來



本文摘自世茂出版《教你舒筋整骨不求人:國際體壇御用整復師》

 

以上內容獲《世茂出版.愛閱讀,就是我的Style》粉絲團授權刊登

FACEBOOK粉絲留言版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