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排便不順」患腸癌、乳癌風險大增5倍!教你「兩招」告別便祕,從此腸道暢通無阻|每日健康Health

| 日期:2017-07-04 | 責任編輯: 邱霈俞 | 分類: 流行病學

點此一鍵加入 每日健康 官方LINE粉絲團喔

加入好友

(原文標題:便秘生不如死,教你兩招讓你暢通無阻!)

從蹲下的那一刻起,就知道這將是一場硬戰。大便解不出,無法「放空自己」的那種痛苦,沒有便秘過的人不會懂!今天,我們要以科學的角度對待便秘,讓便秘從此不再困擾我們!

 

 

一位資深便秘患者的自述

 

我長期便秘,那感覺就像肚子裡塞了很多水泥,乾了以後拉不出來,久而久之,臉上長了很多色斑。有一次拿著捲紙,坐在馬桶邊一臉焦急,正使勁用力,突然肛門出血,痛疼難忍,當時把自己嚇壞了,以為得了絕症,立馬請假去醫院檢查。醫生告訴我,是因為便秘導致的肛裂。便秘對我的生活、工作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。

 

01 正確認識便秘

 

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。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2~3次或者2~3天才大便1次,糞便量少且乾結時稱為便秘。

但是,有的人如果一直是2~3天才大便1次,且大便性狀正常,這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秘。

便秘分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。

 

急性便秘

 

急性便秘者是指在原有規律的排便習慣下,於短期內忽然發生變化。這種情況只要及時就診,通過一系列檢查,往往能很快明確便秘的病因。如果得到正確的治療,很快就能夠治愈。

 

慢性便秘

 

慢性便秘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、糞便乾硬和(或)排便困難。患者排便費力、排出困難或有排便不盡感,病程至少6個月。

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質性病因。器質性病因可以由胃腸道疾病、消化道的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、硬皮病、神經系統疾病等引起,許多藥物亦可以引起便秘。

 

 

02 便祕的原因

 

不良生活習慣

 

① 上廁所不規律、工作勞累、生活作息及飲食不規律,會引起腸道細菌異常,導致便秘。

② 當膳食纖維攝入不足、飲水量過少,會增加大便的干硬程度,使得排便困難。

 

 

益生菌減少

 

新生兒腸道的益生菌佔90%,而老年人腸道益生菌只有10%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會逐漸減少,導致腸道蠕動減慢,是中老年人便秘的重要原因。

 

 

血壓變化

 

低血壓、低心率、貧血的女性患慢性便秘的風險大。低血壓者的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,腸道功能較弱,易便秘。

在降壓藥中有一類叫鈣離子拮抗劑,會使腸道的平滑肌鬆弛,減慢腸道蠕動。解痙藥、鎮靜藥、抗抑鬱焦慮藥、嗎啡等藥物也會造成慢傳輸型便秘。

 

 

其他

 

肝臟、腎臟疾病,濫用抗生素等會引發腸道菌群失調,降低腸道活力,導致便秘。

 

03 致命的危害

 

便秘患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,且女性高於男性。我國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4-6%,6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達22%。如此常見的症狀,隱藏了哪些致命的危害?

 

腸道腫瘤

 

細菌、飲食、消化代謝產物共同構成了大便,其中80%的成分是細菌。長時間不排大便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,引發炎症甚至腫瘤。

40歲以上新發便秘,伴隨便血、腹痛、大便變形等症狀,需警惕腸道腫瘤。溝槽型大便,可能預示著腸道腫瘤。

 

乳腺癌

 

糞便在腸道的保留時間過長,會導致人體卵巢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失調。雌激素增高,會刺激乳腺組織,導致乳腺增生,增加乳腺癌風險。據美國加州調查顯示,便秘人群得乳腺癌的風險增加5倍。

 

 

心肌梗死

 

便秘患者在如廁時,全身肌肉處於收縮狀態,腹壓增加,胸腔內的壓力也增加,導致回心血量增多,血管壓力增大,常表現為青筋暴露、臉憋通紅、大汗淋漓,易誘發腦血管破裂、心肌梗死等疾病。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不宜過於用力排便。

 

  

 

痔瘡、肛裂

 

便秘是痔瘡、肛裂的主要原因。糞便乾硬直接損傷肛門及周邊的皮膚黏膜,長時間屏氣增加負壓,導致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障礙,久而久之引發肛裂、痔瘡。由此產生的排便疼痛感使患者更畏懼排便,進一步加重病情。

 

 

04 便祕常見的誤區

 

多吃香蕉能通便

 

一般人都認為,香蕉是潤腸的,其實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,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,反而會加重便秘。因為,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,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,會抑制胃腸蠕動。

 

吃高纖維食物忽略喝水

 

高纖維+水分幫助其膨脹,才能對腸道產生刺激。

此外,大腸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回收便便中的水分,身體越缺水,便秘越嚴重。

需要提醒的是,過量食用果蔬也會引起脹氣和腹痛,胃腸功能差的人多吃反而會對腸胃造成刺激。

 

喝茶能通便

 

喝茶有收斂作用,喝多了反而會加重便秘。

便秘者一定要多喝水。普通人一天喝1200毫升水,便秘者要喝到2000毫升,把這些水分成8—10次喝,可以保證腸道濕潤,有助緩解便秘。

 

05 跟便祕說再見

 

改善便秘,消除病因才是關鍵。不良生活習慣及腸道環境是引發便秘的主要原因,生活習慣可自行調整,但如何改善腸道環境?

 

腸道菌群

 

人體腸道中含有1000多種細菌,總重量達到1kg,主要分為有益菌、中性菌、有害菌三類細菌。正常情況下,三者保持平衡,但當菌群紊亂時,有害菌會殺滅有益菌,中性菌也會轉變為有害菌,致使發生便秘、腹瀉甚至腸炎、腸癌等腸道疾病。當細菌發生移位時,也可能引發肝臟等其他疾病。

 

 

有益菌

 

有益菌,也被稱為益生菌,是腸道的生態衛士,對保證人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有研究指出,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%,普通人則是25%,便秘人群減少到15%,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%。

益生菌能粘附並定植於腸壁,形成生物屏障,在參與食物消化的同時,調節腸道菌群平衡,抑制有害菌肆意滋長。可改善腸道微環境,修復腸粘膜,促進腸蠕動,加速腸道代謝物的排出,進而激活腸道局部及全身免疫。

 

堅持一定量的運動

 

很多人習慣吃飽喝足,就躺著,這是對胃腸道極大的損傷。當然飯後半小時內也不主張劇烈運動,可以散散步,促進腸蠕動。

 

適當的腹部按摩,同樣可以促進腸蠕動。

 

方法為右下腹開始向上、向左、再向下順時針對向按摩,每天2~3 次。

 

好好吃飯

 

  • 多吃些粗糧和雜糧。粗糧、雜糧消化後殘渣多,可以增加對腸道的刺激,利於大便排泄。

  •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。正常人每千克體重需要90~100毫克纖維素來維持正常排便。

  • 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。腸道中的水分減少,會導致分辨乾燥引起便秘。多喝水則可以幫助大便排出。

Via 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NjgzMTQ3NA==&mid=2652088645&idx=2&sn=34bd6f7bec614adf8a84a1dc622b342b&scene=0

 

 

 

原文出處;本文經《BTV我是大醫生官微》授權刊登,非經許可,禁止轉載。

 

 

封面圖片出處:newswire / BTV我是大醫生官微 / hks-ishii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