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健康/藤川德美 (1984年從廣島大學醫學系畢業後,先後於廣島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、縣立廣島醫院精神神精科、國立醫院機構賀茂精神醫療中心擔任住院醫師)
初經後三年內鐵質迅速消耗殆盡
人類缺鐵並非與生俱來,嬰兒是在鐵質充足的狀態下誕生,新生兒的鐵蛋白值約為200∼300左右。
嬰兒的鐵蛋白值在出生後開始緩慢遞減,12歲時變化為100∼300,而女性到了國高中生的年紀,鐵蛋白值的下降速度會變得更加急劇,因為初經後的每次月經都會導致血液從體內流失。健康的女性,每次月經流失的鐵質約為20∼30mg,每天的消耗量為0. 63mg,再加上月經以外的因素所流失的0. 72mg,女性每日平均流失的鐵質為1.35mg。
第二性徵的變化造成激素合成開始活躍,使得人體內做為原料的蛋白質
不僅如此,由於國高中時期,第二性徵的變化造成激素合成開始活躍,使得人體內做為原料的蛋白質、礦物質大量消耗,更加速鐵質的流失速度。
初經來潮後的兩三年內,儲存在體內的鐵質開始減少,最終使鐵蛋白值消耗至30以下。常見於這個年齡的問題─舉凡拒學、易怒、自殘行為、過度換氣症候群等等,從我的角度來看,這些皆與缺鐵相關。即便缺鐵問題獲得改善,但到20歲左右,女性又會因為其他原因造成鐵質不足。
一旦養成充滿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飲食習慣,那麼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會開始缺乏
原因就出在進入大學或踏入職場等環境上的變化。有許多人在此時離開父母身邊,展開沒有父母照顧的忙碌生活,而飲食也往往在這時改為以便宜且能快速填飽肚子的外食(如飯糰、麵包、麵條)為中心。一旦養成充滿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飲食習慣,那麼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會開始缺乏,進而造成鐵蛋白值日益下降。尤其女性在這個年紀更有想要變得苗條的念頭,因此採用極端的減肥方式,導致經常沒有攝取到必需營養。這樣的狀況被視為近年來「新型態營養失衡」的問題。
縱使填飽肚子,補足生活所需的熱量,卻沒有補充到身體需要的營養素,這種情況就是前面所說的「質的營養失衡」。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,倘若不刻意攝取蛋白質、鐵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很容易就會營養不足。由於這類質的營養失衡,導致人們從20歲開始變得很容易引發憂鬱症、恐慌症、適應障礙等症狀。
本文摘自世茂《缺鐵:吃對鐵遠離憂鬱症、恐慌症,精神科醫學博士的臨床實證╳飲食療法》
作者:藤川德美
以上內容為《世茂出版粉絲團》授權刊登,非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