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神經失調 易引發腸躁症
「自律神經系統」實際上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,兩者交互調節,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、心臟血管系統、消化系統、泌尿生殖系統等重要機能。根據《自律神經失調協會》的報告指出,近年「自律神經失調」人數逐漸增加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在環境壓力,由心理影響生理,更可能引發心律不整、大腸急躁症、經期嘔吐、偏頭痛、性功能障礙等多重症狀。
減緩自律神經失調 改善消化道機能
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也影響著消化系統的機能,根據《MindBodyGreen》報導,自然治療師Ashley Weber特別提到,人類長期處壓力之下,使副交感神經「沒有機會」調節身體機能,進而導致消化系統產生問題,而消化系統是影響人體最重要的一環,Ashley Weber指出,只要練習以下10種技巧,就能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運作,進而減緩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,改善消化問題:
1.調節「鼻子」呼吸
很多人意想不到,其實呼吸是調節神經系統最簡單又強大的工具,人類在緊張、焦慮、專注工作時,會透過嘴巴吸氣激化交感神經系統,而用鼻子呼吸時正好相反,可幫助身體放鬆進入副交感神經的模式。
因此,隨時注意自己的呼吸狀態,每次練習三次深呼吸,就能有效達到放鬆效果。
2.蘋果醋加水
蘋果醋加水飲用,就能改善胃酸過多、腹脹、便祕等問題,蘋果醋還能促使腸胃分泌食物酵素,有助於改善消化機能。
3.「用心」吃飯
現代人時間壓力大,吃飯時狼吞虎嚥,無形中對神經系統產生了巨大壓力。飲食其實是放鬆身體很有效的方法,吃飯時多看一眼食物的顏色,多聞一會食物的味道,放慢飲食速度,都有助於身體進入副交感神經模式。
4.「坐下」吃飯
聽起來簡單,但許多人因為家務、家事或者各種外部誘惑(電腦、電視、手機),根本無法坐下好好吃飯。排除這些外力因素,讓身體專注在飲食上,對於消化系統吸收維生素與營養物質就有絕對的幫助。
5.每一口食物咀嚼20次
暴飲暴食是破壞消化系統的最大兇手,唾液中含有澱粉酶,能減少胃的負擔,每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次,不但有助消化還能幫助減肥。
6.飯後休息
胃吸收到食物後需要10分鐘才能把飽足訊息運送到大腦,因此每餐吃完後多休息十分鐘,讓腸胃有足夠的緩衝時間,既可防止暴飲暴食,也能有助於減肥。
7.多喝茶
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預防心血管疾病、降低體脂肪,薄荷茶可以幫助平息痙攣和腹脹,如果有胃腸逆流可改喝洋甘菊茶。容易覺得噁心、嘔吐,則可多喝薑茶。
8.瑜珈運動
簡單的瑜珈練習就能改善消化系統。飯後十五分鐘再練習:平躺,雙手抱住右膝蓋朝腰腹方向伸展,左腿向前伸直,這個動措可以刺激橫結腸,接著兩腳交換,深吸吸5次為一組。
9.旋轉伸展
旋轉軀幹也能刺激消化器官,首先仍是平躺,兩腳膝蓋彎曲在腰腹上方,雙手抱住兩隻小腿,深呼吸,讓左膝蓋向左方平擺貼地,刺激身體的右側,眼睛看向右方,雙手在身體兩側伸展呈現T字形,維持姿勢深呼吸5次,換邊練習。
10.飯後運動
只要在飲食後簡單的散步,就能促進血液流動及胃腸蠕動,改善消化、平衡血糖,還能改善大腦血流讓身體更有精神。
原文出處:mindbodygreen
參考資料: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