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足都是穿錯鞋造成的? 醫勸:糖尿病患者選鞋,這5要點必看

| 日期:2018-12-20 | 責任編輯: 林暐鈞 | 分類: 內分泌系

shutterstock / Via  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-Hant/image-vector/diabetic-foot-270902285?src=fGbH7ZnEa2AM-ubUVdSDqw-1-21

自己的腳痛自己救》足踝外科醫朱家宏近七十%糖尿病足病變是因為穿錯鞋

萬一不幸罹患糖尿病足該怎麼辦?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調查資料顯示,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分別是:鞋子的問題佔百分之六十九,燙傷佔百分之十九,外傷佔百分之七。不可思議吧!所以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,如何判定自己的病徵程度,以及如何選一雙適合的鞋,絕對是最重要的。以下是足踝外科醫朱家宏在其新書《自己的腳痛自己救》中,建議神經病變的程度及鞋子的關係可以這樣判斷:

(圖片來源:資料圖庫)

圖說: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調查資料顯示,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:鞋子的問題、燙傷、外傷。

 

◆零級:未有任何神經病變現象產生。

患者仍可穿一般鞋,不過最好每年進行例行檢查。現階段還不需要藉助於足踝專科診治。

◆一級:以一根小針刺患者相距約零點五公分的皮膚。

患者要是無法分辨,以為針是刺在皮膚同一個部位,這就表示患者已經有些微的神經病變。此時患者絕對禁止穿高跟鞋,只能穿運動鞋、休閒鞋。進入這個階段最好能尋求足踝外科專科醫師的積極性指導,每半年檢查一次。

◆二級:曾經有一根趾頭截肢或有潰瘍(非足底潰瘍)。

這階段的患者必須穿著糖尿病足專用鞋,每四個月檢查一次。

◆三級:曾經傷口破一個大洞,或已經截肢兩肢以上,腳的形狀已經變形。

進入這個階段的患者,必須穿著訂製鞋,並考慮找骨科足踝次專科醫師予以協助。此外,還必須每兩個月定期檢查。

 

當糖尿病足患者不可避免地有了傷口,或甚至有潰瘍的症狀,主要的處置方法就是「清創」,將壞死、感染的組織刮除。如果傷口感染嚴重,軟組織缺損,就可能不得不走到截肢這一步。我常對病人說:「人死不能復生,組織壞死也是一樣。」徹底清創是最基本的,因為若沒有將壞死的組織一次清除乾淨,壞死的組織將成為細菌的溫床,很容易擴大感染到原本健康的組織。所以,清創手術除了必須徹底,也要考慮如何關閉傷口,之後如何穿鞋、穿義肢。

無奈,健保是採以量計價的制度,於是許多糖尿病患者淪為某些醫師圈養在牛欄裡的乳牛,定期抓出來擠奶;例如進行清創手術時不切除乾淨,今天處理一下,放回牛欄,明天再處理一下,甚至截肢亦同......,只因手術進行愈多次,健保給付也就可以領得愈多。再加上國內醫療轉介制度未盡完善,以致某些醫師還會抱著「自己養的乳牛怎能讓給別人擠奶」的心態,內科醫師不會轉給外科醫師,外科醫師不會轉給足踝骨科醫師,有時候血管阻塞,還需要心血管外科的幫忙,傷口才有可能好。

(圖片來源:https://pixabay.com

圖說:糖尿病應該是一個團隊的病,需要多科的會診與分工合作,病患才能得到較完善的診療。

 

整體來看,糖尿病應該是一個團隊的病,需要多科的會診與分工合作,病患才能得到較完善的診療。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,患者必須自己建立足夠的知識,能夠自行判斷、找對症的分科,以免淪為某些醫師所圈養的乳牛,在牛欄裡住很久......很久......。

 

※糖尿病患者選鞋的注意事項:

雖然神經病變還在零級及一級的患者不需要穿特別的糖尿病鞋,但選鞋時還是盡量符合糖尿病鞋的精神。

(圖片來源:資料圖庫)

圖說:「糖尿病患者」選鞋,這5要點必看..。

 

  • 鞋子前面的「趾盒」(放腳趾頭的地方)一定要夠寬夠深,最好可以讓腳趾稍微在裡面活動。許多人合併有爪狀趾,容易在腳趾的背部磨擦鞋子而潰瘍。
  • 鞋底要夠軟,但支撐又要夠,以免中足的變形更嚴重。如果已有變形,可能要考慮訂做鞋墊。
  • 中身要有鞋帶或扣帶可以調整鬆緊,不可因太鬆而滑動,也不可因太緊而影響血液循環。
  • 包住腳跟的部份要夠堅固,不可讓腳跟在裡面晃動,產生更多磨擦。
  • 鞋子要夠輕,降低糖尿病者因肌肉無力及攣縮所造成的影響。

本文節錄:【自己的腳痛自己救】/時報出版

作者/朱家宏

▌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,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,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。

▌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、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。秀傳醫院、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。

▌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、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、東海大學講師。

▌專長:足踝外科、創傷外科、下肢複雜骨折、關節重建、運動醫學。

▌為超級鐵人三項玩家,IRONMAN Taiwan 2016、2018完賽,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。

▌綽號「眼鏡小醫」,源於當年實習時,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,打了五次都不成功,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:「救命阿!有人要害我!」幾天後,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,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:「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,某眼鏡小醫……。」因此,「眼鏡小醫」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,也提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。

 

【更多內容請上時報出版粉絲專頁;本文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】

時報出版 / Via  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07905?loc=P_007_009&utm_source=linkstechnology&utm_medium=ap-books&utm_content=recommend&utm_campaign=ap-201812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