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王藐,本文首發於丁香醫生網站(dxy.com),已獲丁香醫生授權轉載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新聞:
某個一歲半的小男孩,直接吞了一片發泡錠,結果口腔和氣道中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,最終窒息死亡。
是的,吃藥方式不對,就算藥沒問題,人也會出問題。
那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吃藥方式?這就告訴你。
正確的服藥方式要看藥物劑型,常見的劑型有口服液、片劑、膠囊等。
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吃的藥是哪種劑型,可以看看外包裝和外觀,讀一下說明,或者問問醫生。
片劑,就著水直接吞?
正確方法:要看片劑類型,普通片劑可以,其他片劑不一定。
片劑是最常見的藥物劑型,但片劑也很分多種,不是所有的藥片都能直接丟進嘴裡吞下去,比如發泡錠這樣吃就有窒息危險。
普通片劑可以直接吞服,其他常見片劑吃法不同:
-
發泡錠:需要放入溫水中溶解,水溫不能太高,否則可能會使藥物失效。關於發泡錠的正確吃法,大人們可能都不陌生,但一定要及時告訴自己的孩子。家裡如果有3歲以下的幼兒,更要注意,避免悲劇。
-
含服片:需要含著吃,含在嘴裡什麼位置要看情況,不同含服片的吃法不一樣,下文會細說。
-
咀嚼片:先好好嚼一嚼再吞下,為什麼要這樣?下文也會細說。
含服片,到底含在哪?
正確方法:含服片含在什麼位置,要根據情況緊急程度、對藥效快慢的需求來決定。
1. 位置隨意:非急救情況,或要求藥效慢慢發揮。
普通含服藥片,就是為了「慢」。
比如甲硝唑含片,主要是為了緩解咽部的不舒服。含服可以讓藥更久地待在嘴裡,唾液融化藥片後,就會一點一點舒緩咽部。
2. 含在舌下:急救情況,或要求藥片盡快生效。
用來救治的藥片,舌下含服可以更快發揮藥效,最經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來救治心絞痛的硝酸甘油。
舌頭下有豐富的血管,藥片放在舌下,可以讓藥物更快通過血管壁,被迅速吸收,也不會因為肝臟代謝而損耗。
咀嚼片,怎麼「咀嚼」?
正確方法:一定要嚼碎,因為需要通過嚼碎促進吸收。
服用咀嚼片的正確「姿勢」是:先嚼五分鐘,將藥片嚼碎後再嚥下。
把咀嚼片嚼碎吃有兩個好處,一是把藥物「磨碎」,促進藥物吸收;二是讓吃藥的人更開心,吃藥更順利。
大多數咀嚼片裡添加了「矯味劑」,嚼起來可能會有橙子味、蘋果味等味道,嘗起來還不錯,適合不愛吃藥的小朋友和任性的老人家。
服用咀嚼片還有兩點溫馨提示:
1. 可以先磨碎再吃
對於沒牙的老人或者小朋友,可以先把咀嚼片磨碎了再餵給他們,效果一樣。
2. 嚼碎吞下後,不用給自己灌水
咀嚼片是沒有水也能吃的藥,如果實在感覺「噎得慌」,可以用少量溫開水幫助自己吞嚥。
但是,如果喝太多水,可能會沖掉藥泥剛剛形成的保護膜,特別是「硫糖鋁咀嚼片」這類胃黏膜保護藥。
膠囊,能不能去殼吃?
正確方法:根據膠囊種類決定。
網上曾經流傳過「饅頭包膠囊」的吃法,教大家拆開膠囊殼,把膠囊裡面的藥放進饅頭裡一起吃。
能不能這麼做要看情況,膠囊有很多種,最常見的是普通膠囊、腸溶膠囊、緩控釋膠囊。
1. 普通膠囊:可以把膠囊殼去掉
對普通膠囊來說,膠囊殼是包裹藥物的容器。
能不能用饅頭包著裡面的藥吃,要看膠囊藥對胃的刺激性大不大。
對胃刺激性不大的藥,如果真的想把藥倒出來,包進饅頭裡做「藥夾饃」吃,也不是不可以。
2. 腸溶膠囊:不可以拆開吃
腸溶膠囊絕對不可以拆開吃,也不要用饅頭替代膠囊殼。
腸溶膠囊殼經過特殊設計,在胃內不會融化,會一直保護著藥物進入腸道,拆開後就沒有這個作用了。
饅頭是普通食物,用饅頭或其它包裹方式代替膠囊殼,都不能達到原先的效果。
3. 緩控釋膠囊:拆開吃可能會「失控」,別冒險
理論上,緩控釋膠囊的長期釋放效果,不是單由膠囊殼決定的。
但如果失去膠囊殼的保護,裡面的藥物在嘴裡或胃中提前釋放,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?
還是不要冒險了。
口服液,要注意什麼?
正確方法:一般直接喝就好,留意保質日期。
還有一些小的注意事項:
1. 當心嗆到
用人類正常飲水姿勢喝,小朋友不愛喝也別捏著鼻子灌,容易嗆到。
2. 部分口服液,不能就著水喝
有些止咳化痰、治咽痛的口服液,就算味道再難聞,口感再差,感覺很「齁」,也別用水稀釋,喝完後也不能喝太多水。
因為兌水喝一方面會讓藥物濃度降低,影響吸收,另一方面是無法在炎症處形成保護膜,無法阻隔刺激、緩解咳嗽。
正確的服用姿勢是:慢慢嚥下,五分鐘內別喝水。
3. 糖漿,喝完後用清水漱口
服用糖漿之後,應該用少量清水漱漱口,免得糖附著在牙齒上引發齲齒。
4. 注意保質期
相對於片劑,溶液劑比較容易變質,因此口服液要特別注意保質期。
一定要注意口服液存放環境,按說明書做,要求避光就避光,要求冷藏就冷藏。
如果沒按照要求存放,口服液可能在保質期內就已經變質了。
說了這麼多「不可以」,真的都是為大家著想。
吃藥方式不能簡單粗暴地一招搞定,小的疏忽也許會導致大問題。
總之,吃藥前一定要分清劑型,仔細閱讀服用說明書。
當然,如果有選擇的話,希望你健健康康,不用吃藥。
(作者:王藐)
本文授權轉載自丁香醫生(ID: DingXiangYiSheng),轉載或合作請聯繫 [email protected]。
丁香醫生
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。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,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,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「來問醫生」在線向醫生提問。
封面圖片出處:pixab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