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用「軟刷」還「硬刷」?5個刷牙習慣,難怪牙周病治不好|每日健康 Health

| 日期:2018-03-31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流行病學

(牙周病常發生於35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群,台灣成年人有90%以上或多或少都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問題。)

Africa Studio / Via  shutterstock

每日健康/綜合編譯 廖思涵



牙周病常發生於35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群,台灣成年人有90%以上或多或少都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問題。

若發病之初,沒有進一步防範和矯治,牙周組織的破壞常讓人變「無齒之徒」,因其造成牙齒動搖、牙齒脫落的緣故。


牙周病的早期症狀

根據〈臺大醫院〉電子報資料顯示,牙周病的早期症狀包括口臭、牙齒動搖、牙齦紅腫、刷牙出血、牙齒位置偏移、牙齦退縮、牙齒變長等等。

若出現以上症狀時即須盡早就診,接受檢查及治療。

牙周病發生後若未診治容易導致嚴重度增加,更會造成口腔中局部或廣泛性缺牙,而伴隨牙周病產生的牙齦退縮、齒間乳突喪失,會造成牙縫變大或牙根暴露,並形成美觀及口腔衛生維持上的困擾。


錯誤刷牙習慣導致牙周病

根據〈中國時報〉報導,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任黃仁勇表示:

牙周病的形成與「刷牙」習慣也有關,除了每天刷牙少於3次者更容易罹病以外,牙刷沒有定期更換者也會提高風險。


正確刷牙習慣333原則

黃仁勇叮嚀,正確的刷牙習慣應遵守「333原則」:

三餐飯後、每次3分鐘、3個月換一次牙刷。

每2~3個月換牙刷這件事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,大多數的人習慣用半年以上還不丟,甚至用到刷頭發黑、變形仍不更換。


環境也是危險因子之一

浴室不通風容易增加牙刷刷頭累積細菌,這時每天刷牙時使用遭污染的牙刷,可能把牙周病的致病菌「刷入口中」,反而容易引起病發。

另外,牙刷用久刷毛會變形;硬刷恐會造成牙齦萎縮。

 

參考來源:

中國時報

臺大醫院

封面圖片來源:

Africa Studio / shutterstock

《延伸閱讀》

「45度」刷牙要刷對,不然刷再多次也沒用!醫生強推:「牙周病六招」讓你到老都免裝假牙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
你用「軟刷」還「硬刷」?5個刷牙習慣,難怪牙周病治不好|每日健康 Health
每天只刷一次牙根本是在自殘?有這些慢性病,一天刷牙至少要四次|每日健康 Health
刷牙流血?力道過大不是唯一原因!「牙齦出血」的五大因素莫輕忽,當心「慢性疾病」已偷偷盯上您!
刷牙發現牙齦出血?「牙齦炎」恐惡化成「牙周病」!8種護牙密技,讓你重拾自信笑容。
「45度」刷牙要刷對,不然刷再多次也沒用!醫生強推:「牙周病六招」讓你到老都免裝假牙
打擊牙齦炎!這幾種方法讓你跟可惡的牙齦炎說bye bye!
牙齦出血會出事!含血噴人六大原因,女人天生機率高!
牙周病早期無徵兆,居家護理10招要知道:掌握「45°」才算正確潔牙|每日健康 Health
你根本不會刷牙!專家教你3招秒殺細菌、牙菌斑,讓你到老都免裝假牙|每日健康 Health
時常牙齦出血、 口臭難聞、嘴破不易癒合?千萬別輕忽!常見「五大」口腔問題,恐是「癌變」前兆!|每日健康Heal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