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是尿不順? 保護攝護腺不能等 40歲就開始

| 日期:2018-08-03 | 責任編輯: 健康2.0 | 分類: 泌尿系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根據統計台灣年紀超過50歲男性,五成以上有攝護腺肥大症狀,但其實3040歲則有8%罹患此症狀,且夏天天氣炎熱,容易復發,TVBS《健康2.0》主持人鄭凱云表示,攝護腺肥大的患者,最怕隱瞞疾病而延誤治療,也可能因兒女不清楚父親狀況,造成家庭失和,在父親節前夕,呼籲大家一同關心老公及父親的健康,保護攝護腺,平日可以從飲食下手。

TVBS《健康2.0》 / Via 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台北榮總泌尿部主任林登龍說,遺傳、年齡、賀爾蒙、發炎、肥胖及腰圍過寬都可能是造成攝護腺肥大的原因。攝護腺發炎的症狀,主要分為「排尿症狀」與「貯尿症狀」,前者為攝護腺使尿道變狹窄,排尿時無力、尿流甚弱,導致泌尿道感染;後者則使膀胱受到壓迫,會有頻尿、餘尿感甚至是急性尿失禁,恐導致生活品質下降。 

      曾有案例一名男子深夜行房時,下體劇烈疼痛,當時只能躺臥床上,也不敢告訴枕邊人,隔天就醫確診為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。長庚護理師陳麗華指出,98%的攝護腺炎皆為慢性攝護腺炎,但因攝護腺炎症狀不明確,且診斷困難,常使病人流落其他科別,甚至因排尿或勃起時引起尿道和陰莖的酸痛,造成自己及伴侶誤會為感染性病。

TVBS《健康2.0》 / Via 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

   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呼籲,男性性行為出現疼痛、排尿有異味、混濁和發燒等症狀時,恐為急性攝護腺炎,應及早就醫治療。攝護腺炎為泌尿科門診中常見症狀,且不易根治,若惡化恐會造成血尿、膀胱結石,甚至急性腎衰竭而致死。

      預防攝護腺腫大,《健康2.0》邀請林登龍醫師、江坤俊醫師、營養師程涵宇、護理師陳麗華,以及國宴主廚雷議宗,教大家認識攝護腺,如何自我檢測及辨認,並可以從飲食做起,例如可以吃哪些明星食材,以及生活中盡量遠離酒精類、紅肉及高脂肪食物等。

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、日晚間9點《健康2.0》!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
排尿疼痛、夜尿不停?泌尿科醫師警告「4不做」真正杜絕攝護腺炎
下體疼痛、夜尿不停?抑制攝護腺腫大、發炎就吃兩物,年過五十照樣終結下半身危機|每日健康 Health
九成男生都中標!下水道出現3大異狀=攝護腺肥大,輕忽了這輩子不性福都怪自己|每日健康 Health
老是尿不順? 保護攝護腺不能等 40歲就開始
「攝護腺癌」高居台灣男性癌症第6名,防止攝護腺病變,你不可不知的「五大絕招」。
攝護腺癌20%患者確診時已轉移 醫師勸兩種人需定時檢查 
出現血尿、水腫已經晚期了!泌尿科醫師點名4種人為「攝護腺癌」高危險群
守住下半身幸福!謹記「2吃4不吃」成功預防攝護腺腫大、癌變
傳統攝護腺治療容易尿失禁、大量出血?新一代「高能銩雷射」切除術能改善
尿不乾淨、半夜尿不停?三招立治「攝護腺」腫大,「四不吃」解除下半身危機|每日健康 Heal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