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每次用餐的時候,你是屬於狼吞虎嚥,食物一口塞10分鐘內解決,還是小口小口吃,嚼好嚼滿慢慢享用的類型呢?根據日本京都大學與國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聯合研究指出,用餐時細嚼慢嚥的人,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明顯較用餐快速的人低。
實際上,早在這之前就已經出現過不少數據強調細嚼慢嚥的重要性,「咀嚼」會直接影響到身體是否感到飽足,透過嘴巴的咀嚼,會刺激腦部的飽足感中樞,一口一口慢慢嚼飽足感中樞就會知道身體正在進食,它會適時地告訴你「進食該停了」;而如果是狼吞虎嚥的吃法,進食指令還來不及刺激飽足感中樞,身體已經吃下過量的食物,長期下來對身體會造成相當程度的負擔,埋下肥胖的隱憂。
為了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,有7點必須注意:
1. 一口食物的份量剛好就好,不要塞滿整張嘴,不好咀嚼又難吞嚥
2.用餐時預留充分時間,避免趕時間就匆匆扒完食物
3.選擇咀嚼起來有實感的食物例如高纖蔬菜及肉類,避免將食物烹煮至過爛,預留一定的咀嚼度
4.不過度調味,忠於食物原本的味道,如此便能細細品嘗食物的原味
5.食物切成一口大小,避免切過細或過於零碎
6.慢慢增加咀嚼次數,以5次為每口最小增加咀嚼次數,直至將食物嚼碎為止
7.少吃口香糖,儘管口香糖能抑制食慾,吃習慣反而會在非正餐時間想吃東西,正餐時養成細嚼慢嚥,平日完全無需依賴口香糖
參考資料:保健指導リソースガイ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