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良心建議:超市這4種「假健康食物」少別碰,吃多腹瀉更傷腎!

| 日期:2019-03-06 | 責任編輯: 郭家和 | 分類: 國際編譯

Yanya/shutterstock / Via  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-Hant/image-photo/young-asian-girl-shopping-supermarket-woman-1272760018

每日健康/國際編譯 郭家和

許多民眾可能以為相較於傳統市場的蔬果,超級市場所販售的蔬果生鮮更為安全、衛生。但這未必是全部的事實,據英國媒體《鏡報》指稱,雖然超市裡的生鮮蔬果號稱已「殺菌」,但包裝用的塑膠袋卻可能含有沙門桿菌,而可即食的生菜沙拉更是英國食物中毒的第二大原因。記錄片《超市食物的秘密》在當地播放時指出,超市中某些食物並不如民眾想像的那麼健康。

 

(一)生菜沙拉

切好洗淨的生菜沙拉看似提供方便的蔬菜來源,但萊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Leicester)研究指出,將生沙放在塑膠包裝盒中會增加沙門氏菌量。而外觀有破損生菜亦導致寄生蟲難以清除,也會增加感染、胃痙攣、腹瀉等風險。微生物學家Primrose Freestone教授建議,如果看到袋子裡或包裝盒底部有褐色汁液,就可能增加沙門氏菌與有害物質的生長,最好不要食用。生菜外觀如有破裂、膨脹,也易使滋生肉眼看不到的有害微生物,盡量不要購買。

 

(二)非當季的蘋果和水果

雖然食品製造與倉儲技術突飛猛進,但是在超市中能買到一年四季都吃到的同一種水果,仍然可能具有一些隱憂。格林威治大學Debbie Rees教授專研農產品收獲保存技巧,她表示為了讓蘋果不要過快成熟,會先將它們裝入混合各種氣體的冷藏倉庫,利用調控氧氣濃度來控制蘋果的成熟度,以利在最完美的時機來到超市貨架中。甚至延長一年的成熟期,因此很可能民眾吃到的並不是當季的水果。

延伸閱讀:為什麼超商的便當不要吃?比味精、醬油更可怕的7種添加物,每一口都在腐蝕內臟健康

 

 

(三)高蛋白能量棒

由於健身風氣盛行,號稱可補充大量蛋白質的能量棒也大行其市,宣稱在運動過後食用可增加肌肉量,相當受年輕族群歡迎。然而,是否需要在日常飲食之外,大量攝取蛋白質才能長肌肉?臨床營養師 Thalia Pellegrini 說明,成年男性每天需要55克蛋白質,女性則為45克,一般均衡的飲食就能補足。長期大量攝取蛋白質,不但可能引發便秘、口臭等代謝症狀,甚至可能造成腎臟疾病。即使是專業運動員也只需要正常人2倍的蛋白質量。除非是專業選手的鍛練量,一般人並不需要額外補充大量蛋白質。

 

(四)無麩質麵包

麩質過敏近年來在公眾上受到不少注目,原因是這類過敏與消化系統疾病有關,也讓不少人找出自己乳糜瀉或腸漏等症狀的病因。不過,是不是改吃無麩質麵包就可以減少過敏和腸漏等症狀,讓自己活得更健康呢?實際上,號稱無麩質的麵包為了製造一般人喜愛的口感與味道,在製造過程中必須加入更多的添加物與化學物質,甚至有人認為無麩質麵包「根本就不是麵包」。營養學教授Aisling Pigott表示,無麩質飲食確實是比較健康的,但這種無麩質麵包,往往使用了過多的添加物。

延伸閱讀:去便利商店不要拿這罐!每一口都在讓大腦錯亂,體脂肪隨時破表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