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癡呆有救了?70歲大腦照樣長得出新細胞!專家說長輩應該多做這2事

| 日期:2018-04-09 | 責任編輯: 郭家和 | 分類: 流行病學

photo-ac / Via  https://www.photo-ac.com

每日健康/綜合報導 郭家和

 

人類大腦從青春期就不再發育?

人類的學習、認知能力,是否必然隨著「大腦」的老化而逐年走下坡?神經科學家普遍認為,大腦的活躍程度取決於「神經元」增長的速度。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2018年3月發表研究指出,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增長速度在幼童時最為發達,過了青春期之後則下降約700倍,在成年以後(18歲至77歲)則不會再有任何新生神經元育成。這項研究被認為意味著「大腦不能無限期記憶學習」。

 

新研究:70歲的大腦還能製造新神經元

不過,僅僅相隔一個月,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副教授 Maura Boldrini 與其團隊發表了另一項報告:研究人員從28位14至79歲猝死的大腦細胞取樣,發現老年人大腦中的「海馬迴」和年輕人一樣,每天會製造數百個新神經元,即便高達70歲,大腦仍仍製造尚未完全發育的未成熟神經元與新神經元。

 

關鍵在於讓好的血液流向大腦

然而若是人類的大腦即便在青春期之後仍能製造神經元,為何會出現老年癡呆、阿茲海默症等大腦退化症狀?Boldrini 教授指出,從比對中發現,老年人大腦的新生血管減少,新神經元的蛋白質濃度也下降,血流不足導致神經元彼此的連接能力降低,因而產生記憶喪失、情緒適應不良等癡呆症狀。

 

保持大腦活化的兩大原則

這項研究可能將顛覆過往大腦在青春期之後就不再「發育」的認知,更可能的是,只要能增加好的血液流向大腦,就能減少大腦老化的風險。波士頓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 Lisa Feldman Barrett 則表示,人類在任何年齡階段都能保持大腦「活化」,建議家中長輩或高齡人口還是可以努力工作,在身體或精神方面挑戰自己,例如發展新興趣,從事新的運動等等。

 

延伸閱讀:「護腦十招」提升腦部血流,拒當長照一族靠自己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
老人癡呆有救了?70歲大腦照樣長得出新細胞!專家說長輩應該多做這2事
想要寶寶好,卻不知從何下手?從小奠定好基礎:掌握『五大發育階段』讓孩子長得好又健康!
9成魚油DHA不到50%!營養師傳授買魚油三大密技,別傻傻花大錢買錯魚油吃了補心酸|每日健康 Health
『汗腺』才是使大腦進化的功臣?20 項平時習慣讓你檢視自己的汗水是否為「好汗」!
失智症也有分?神經學家:忘了「方向」還是「地址」大大不同,「這招」教你預防
車禍最致命是「第3次撞擊」保持一個姿勢幫你活下來
睡不好不只易老、傷大腦...醫師道出睡眠時的排毒真相|每日健康 Health
血壓越低越好嗎?科學家:超過「這年紀」的人血壓太低易患失智症,正確測量血壓方法應該是....
不可不知!研究:常吃這幾種加工肉,不只大腸癌、乳癌,連躁鬱症都找上門
檸檬不用吃還有其他用處!靠1招:「擺脫氣喘、醒腦又紓壓」趕快學起來!